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,推动山东茶产业创新发展,3月26日,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、山东省食文化研究会茶文化理事会理事长杨国英率队,副理事长、临沂市茶叶商会会长李学柏等一行,先后赴茗浆坊茶酒生产基地及山东英皇啤酒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,重点考察银杏茶酒与沂蒙绿茶茶酒、沂蒙绿茶啤酒的研发生产可行性。此次调研标志着理事会发起的“鲁茶提振在行动”活动迈出实质性步伐,为鲁茶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随行人员还有理事会副秘书长、临沂市茶叶商会副会长刘道江,副秘书长、临沂市茶叶商会副会长季新华,副秘书长林昱初等。

聚焦跨界创新:茶酒融合开辟产业新赛道
调研首站,考察组深入茗浆坊茶酒生产车间,详细了解了银杏茶酒的生产工艺、技术难点及市场前景。作为国内创新的茶酒品类,银杏茶酒以临沂本地银杏资源为原料,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实现茶香与酒体的融合,既保留了茶叶的保健功能,又赋予传统酒品以文化内涵。杨国英理事长指出:“茶酒跨界是鲁茶突破同质化竞争的重要方向,需深挖技术壁垒、强化标准制定,打造具有地域标识的创新产品。”

在山东英皇啤酒有限公司,考察组重点探讨了沂蒙绿茶啤酒的研发可行性。企业负责人现场展示了以绿茶提取物为核心原料的啤酒试验样品,其清爽口感与茶香回甘特性引发热烈讨论。李学柏副理事长表示:“沂蒙绿茶与啤酒工艺结合,既能拓展茶叶应用场景,又能为啤酒行业提供差异化选择,需进一步优化风味配比,精准对接年轻消费市场。”
产学研协同:为“鲁茶振兴”提供技术支撑
调研期间,理事会专家团队与企业技术骨干展开座谈,围绕茶酒产品标准、生产工艺优化、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进行深度交流。杨国英强调,茶文化理事会将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技术攻关小组,推动茶酒品类从“实验室样品”向“市场化商品”转化,同时建议企业依托临沂“中国银杏之乡”“沂蒙绿茶”地理标志优势,构建“茶基地+深加工+文旅体验”的全产业链模式。

文化赋能产业:乡村振兴的“鲁茶路径”
此次调研是“鲁茶提振在行动”系列活动的关键一环。理事会提出,以茶酒融合为抓手,可有效延伸山东茶产业链条,提升附加值:一方面,银杏茶酒能激活临沂万亩银杏资源的深加工潜力,带动农户增收;另一方面,沂蒙绿茶啤酒的开发将拓宽夏秋茶利用渠道,破解茶叶季节性产能过剩难题。通过培育茶酒新品类,山东有望形成“传统茶饮+健康茶酒”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,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动力。

据悉,山东省食文化研究会茶文化理事会下一步将编制《山东茶酒产业白皮书》,联合相关部门制定茶酒团体标准,并筹划“鲁茶创新产品推介会”,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能。此次跨界探索不仅为鲁茶振兴开辟新路径,更彰显了茶产业在齐鲁文化传承与乡村经济振兴中的独特价值。